流行性腮腺炎

发布时间:2022-11-11浏览次数:42

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中医称“痄腮”,具有较强的传染性,以5-15岁年龄段发病最多,多见于冬春季节。在学校和幼儿园等人群密集的机构易造成流行,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,大多预后良好。

流行病学特征:

1.传染源:为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。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,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,因此在这2周内具有高度传染性。

2.传播途径:主要经呼吸道空气飞沫传播。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,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,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。

3.易感性:人类对腮腺炎病毒普遍易感,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。

4.流行特征:腮腺炎全年均可发病,以冬春季节为高峰。大多数病例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,成人亦偶有发生。 临床表现:潜伏期8-30天,平均18天。起病大多较急,无前驱症状。有发热、畏寒、头疼、咽痛、食欲不佳、恶心、呕吐、全身疼痛等,数小时腮腺肿痛,逐渐明显,体温可达39℃以上,成人患病一般较严重。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。一般以耳垂为中心,向前、后、下发展,状如梨形,边缘不清;局部皮肤紧张,发亮但不发红,触之坚韧有弹性,疼痛,言语、咀嚼时疼痛加剧;通常一侧腮腺肿胀1-4天后累及对侧。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同时被累及。重症者可出现吞咽困难。全程约10-14天。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措施不当,可引发严重的并发症,如脑膜炎、脑膜脑炎、后天性获得性耳聋。部分患者可并发睾丸炎或卵巢炎,严重者可导致不育,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负担。

 预防控制措施:

1.加强疫情报告,及时发现传染源。

2.管理传染病: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。接触者应医学观察3周,对可疑者应暂时隔离。

3.易感者在流行期间,可用板蓝根30克,水煎服,连续3天以上。

4.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以上,室内人口密集处可用食醋熏蒸。

5.流行季节,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。

6.接种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,是最经济、最有效的预防措施。